感动唤醒初心,道德照亮征程。感动武职青年人物(团队)评选活动已经走过十二年,一个又一个感动时刻,温暖和陪伴我们,唤醒支撑我们内心的精神力量,带给我们前行的动力。
2022年10月校团委启动了“感动武职”2022年度青年人物(团队)评选活动。活动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活动组委会采用个人自荐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预备人选(团队)19个,随后组委会组织了复评,遴选产生五大类型14名正式候选人(团队)。2022年12月初,组委会采用专家评审的形式评选出8个2022年“感动武职”青年人物(团队)。发现感动、唤醒感动、诠释感动、传承感动。我们被感动滋养,校园在感动中温暖!(撰文/周柳)
胡宋敏:自立自强 敏学笃行
【人物简介】胡宋敏,男,20岁,团员,生物工程学院药管20303班学生。曾获“2022年国家奖学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湖北省党史竞答(高职组)优胜奖。
【感动名片】自立自强,敏学笃行
【典型事迹】
家境贫寒、自强不息
胡宋敏来自咸宁市的一个偏远山村,幼年时期父母务工做鞭炮时不幸发生爆炸,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也因为那场事故全身百分之七十的皮肤被烧伤,落下残疾。从小艰难的际遇并未将胡宋敏打倒,贫困的家庭环境练就了他懂事早、肯吃苦的秉性,一路跌跌撞撞考上大学,为了凑齐费用母亲借遍亲朋好友。在校期间胡宋敏省吃俭用,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在为自己攒下学费生活费的同时还主动补贴钱给母亲买药。学业生活之余,2022年寒假期间胡宋敏还主动参与家乡社区防疫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刻苦学习,追星逐月
进入武职后,胡宋敏深知家庭的贫苦,也自知只有读书才能让他摆脱困境。每个学期他都荣获优秀学生奖学金,2022年他更以4.14的好成绩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除了刻苦学习之外他还活跃在各大竞赛平台,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年新媒体大赛高校组中荣获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奖。此外,他还是我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颁奖词】他虽然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成为优秀的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胡宋敏会更加坚定信念,砥砺前行,顽强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沈奥飞:“小个子”散发“大能量”
【人物简介】沈奥飞,男,20岁,入党积极分子,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21302班团支书。
【感动名片】感恩上进,乐于奉献
【典型事迹】
出身贫寒,立志成才
沈奥飞出生在湖北襄阳宜城市的偏远山区,家里一共六口人。父亲患有糖尿病,母亲患有肝病,自己患有侏儒症,导致家庭的重担压在他大哥沈竞飞一人身上。沈奥飞的父母在家务农,哥哥在城里跑外卖来支持沈奥飞上大学。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沈奥飞早早明白了生活的艰辛,然而生活的困难没有使他失去方向,反而锤炼了他坚强的品格。沈奥飞立志靠知识改变命运,坚持扎根专业,练就过硬本领,认真对待每一门专业课与实践教学课,深入钻研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经过勤奋 学习和刻苦磨砺,沈奥飞大一学期成绩始终保持专业前10%。
志愿达人,乐于奉献
做事细心、有始有终、乐于助人……是学院老师、同学们对沈奥飞共同的印象。作为班级团支书和班助,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出众,经常为班级、社团处理棘手的琐事。仅大一,沈奥飞就参加了30多项志愿服务工作,而且他还最喜欢在每次活动结束后的大合影里抢占“C位”。“我喜欢热闹,参加志愿活动、服务他人,可以帮我认识更多人,还能收获快乐。”沈奥飞回忆,他第一次当志愿者是在大一的校运动会上,他报名了马拉松项目的志愿服务工作。“自己不能上场比赛,服务一下挥汗如雨的运动员,给大家加油也还不错!”选手们接受他递过来的矿泉水时,都会表示感谢,这让他也有了参与感。沈奥飞心里总记挂着别人,去年他为了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同学,主动让出了一等助学金。
【颁奖词】他身高虽只有127cm,却是学校最了不起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坚强自信,充满正能量。
第八届“互联网+”参赛团队:实验室里挽袖添香创佳绩
【人物简介】团队九位成员李婷、章志豪、叶朝进、罗昱杰、吴张意、何娅文、陈杨都、吴寒、程显胜,均来自环境20301班。
【感动名片】敢闯勇创,追求卓越
【典型事迹】
不负时光,刻苦钻研
在环境20301班有这样九位青春学子,他们因梦想一致、因喜欢挑战走到了一起,加入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科研实验室,从此“寝室-教室-实验室”成为他们日常路线。课外时间,他们钻在实验室,做实验、分析数据。他们不仅是参赛者,还要扮演项目推广者、社会评价者、市场检验者。2021年,团队成员组织了学院的职教周活动,以“挽袖添香,清凉一夏”为主题,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DIY驱蚊水和驱蚊包,没想到活动结束后能得到不少“订单”;2022年,团队利用专业特色和已开发的项目,先后承办了学校五个分工会的端午节活动,组织老师制作驱蚊香囊包和古法紫草膏,深得师生赞许。
精益求精,喜获佳绩
2021年11月,团队成员正式接过学长学姐手中的科研接力棒,成为校级科研实验室的核心骨干。2022年4月,团队成员再次出发参加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铜奖1项。2022年7月,团队成员整个暑假钻进实验室备战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马老师陪伴下夜以继日地反复实验、修改数据、修改报告、模拟演练、优化项目。最终,参赛项目《蓝芯超纤—茶梗基光电缆超吸水纤维践行者》获得金奖,并取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现场赛参赛资格,最终取得国赛银奖的成绩。
【颁奖词】他们来自祖国不同的地方,却整齐散发着青春朝气,努力与不屈服是他们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他们奔着共同的目标稳打稳扎,成就了辉煌。
“守护花蕾”志愿服务队:寒来暑往,一直在路上
【团队简介】“守护花蕾”志愿服务队组建于2021年,团队主要成员:李佩(负责人)、王盈、周娅、袁穗华、杜召锋、兰诗意、熊子凡、吉锦荣,均为20级文传学院学生骨干。他们化自身力量为星光,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点亮教育之灯。
【感动名片】落根贫困地区,筑梦孩童春天
【典型事迹】
守护花蕾共创春天
2021年寒假,文传学院学生会留意到农村留守儿童这类群体并决定组建一支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回到各自家乡立即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走访调查和归档工作,依据情况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课业辅导,并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这个寒假他们共筹集800元爱心捐款,为56名留守儿童购买了围巾和手套,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们相信只要不断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多人加入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截至2022年暑期“守护花蕾”志愿服务队已走过13个地区,在咸宁、恩施、黄冈、孝感、秭归、五峰、天门、安庆分别开展线上+线下帮扶活动。
寒来暑往逐梦红旅
除了寒暑假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课业辅导,队员们周末也会与他们视频见面。为了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进来,团队成立了燃“i”基地创业项目。2022年寒假,团队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湾镇,开展留守工作站试点工作,现已有线上教师14位,线下教师6位,志愿者20人。开展线上课程8次,线下课程5次。线下留守工作站已有25位学生,分为两个小班进行教学。同时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对本项目进行宣传,抖音浏览量已达1.2万。
2022年团队在指导老师王春艳提议下,整理汇编前期服务资料,完成《燃“i”基地留守儿童成长中心》创业计划书的撰写,项目荣获第八届互联网+创新船业大赛校赛一等奖,省赛铜奖。队长李佩说到:“获奖是次要的,这是一个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关注到留守儿童群体的机会,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颁奖词】他们走进乡村,关爱留守儿童,为祖国守护花蕾,共创美好春天,让爱在各地生根发芽。
但慧媛: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优秀青年
【人物简介】但慧媛,女,18岁,共青团员,艺术设计学院数媒21308班学生,学院组织部负责人、百匠非遗社负责人。英才计划“406工作室“骨干成员。曾获“才聚荆楚,勇往职前”校级二等奖、“社会实践团队校级一等奖、“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二等奖”“百生讲坛校级优秀奖、“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
【感动名片】朝气蓬勃,非遗传承
【典型事迹】
传承非遗技艺,展现青年担当
一簇簇毛线,一根根线针,她召集大批非遗学子,编织爱心毛衣捐赠寒衣。她总是细心地提醒同学注意劳逸结合,小心扎到手,但她的手常常会累到痉挛,本就纤细的胳膊泛起红肿,要缓好几个小时才能有所好转,但她从来都不因为劳累而懈怠,反而愈发心疼那些困难家庭,专心投入编织。这就是“百匠非遗”社团负责人但慧媛,她利用非遗技艺,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台“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一线牵”公益活动,带动我校艺术学院爱心寒衣活动参与人数增加900余名。她说:“我要把青年学子的小爱心汇聚成冬天的暖流。”
扎根专业学习争做优秀青年
进入数媒专业后,据但慧媛的同学讲述:“很少能在寝室里面找到她,不是在影棚拍摄就是在外拍。”多少个恶劣的天气,她顶着小小的身躯扛着大机器四处拍摄。在校期间她主动请求义务拍摄学校体育教材图片:烈日暑期,扛着机器一遍一遍地调整机位、动作,只为在教材上能够呈现出最好的图片,豆大的汗珠随鬓角滴落,落在衣领上,浸湿了一大片,脸上的汗水也来不及擦拭。作为工作室顶梁柱成员,她更承担起为1000多名老师拍摄证件照、形象照的任务。每天午休时间,总能碰到她端着相机在各个学院里喊“一、二、三,来老师笑一下”。晚上回到了寝室就开始挑灯夜战的修图,她总是打趣的说自己再修下去数位笔都要修起火了。凭借优秀的专业功底,但慧媛不到一年便进入学校英才计划“406工作室”,并前往“苏格摄影”参与实习。
【颁奖词】小小手中线,传承非遗技艺;张张好照片,诉说奉献故事。她用智慧和汗水践行了武职学子的责任担当,擦亮了武职人的靓丽名片。
徐祺恺:用信仰浇筑的青春最光荣
【人物简介】徐祺恺,男,26岁,入党积极分子,电信学院物联网21301班班长、星火大学生退役军人协会负责人、红色经典读书会团支书、校武装部征兵干事、学工处行政助理、退役士兵。曾获得校级“突出贡献志愿者”、“优秀志愿者”。
【感动名片】携笔从戎,燃梦校园
【典型事迹】
保卫祖国戍边疆,初心不改意气扬
徐祺恺自小对保家卫国就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2016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来到了“勇士部队”。来到东北某教导大队后,他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肯吃苦的坚毅品格,被遴选到某集团军直属大队警卫部队。
2019年,松花江支流阿什河流域突发50年一遇的洪水。徐祺恺在接到抢险命令后,毅然请命参加抗洪抢险队伍,到达现地转运物资修筑堤坝,截至1时30分,湍急的水流距离堤坝不足10公分冒雨搬运沙袋、加固堤坝。2019年他参加集团军废旧弹药倒运并担任押车员,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以铁皮火车为室以几十吨废旧弹药为铺,所押运弹药不能颠簸不能有信号源,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不测,在密闭的车厢内只留有一条细缝,被黑暗吞噬的空间里只有自己,终于历时三天他顺利完成任务。
彼方尚有荣光在,积极奉献为栋梁
徐祺恺入学以来,在担任电信类21307班班长期间积极参与工作,针对班级人员情况建立“三互小组”(互帮互教互学)。“党史知识竞赛”、“金种子辩论赛”、“学四史,讲宪法”演讲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暑假社会实践”、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国防体育大赛……学校各类活动中,总能够看到徐祺恺带着班级同学忙碌参赛的身影。目前班级累计班级团体荣誉7项。在担任星火大学生退役军人负责人期间,徐祺恺配合校武装部老师开展工作,统计在校退伍复学学生名单并建立档案、处理征兵咨询以及退伍入学相关事宜、处理突发舆论情况,他还积极配合学校征兵、军训工作的实施并圆满完成任务。2022年暑假期间,徐祺恺组建“青禾计划志愿服务队”带领退役士兵展开为期20天暑假义务支教服务活动,取得了当地县政府的好评。
【颁奖词】携笔从戎入军营献青春,砥砺青春启新程不褪色。他的臂膀是伙伴坚实的依靠,他的本色更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姚南:“斜杠青年”的追梦旅程
【人物简介】姚南,男,中共党员,教育管理专业硕士,信创学院分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
【感动名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典型事迹】
惊人逆袭!文科生也能“玩转”计算机
信创学院21级学生专业分流后,姚南担任安全21301-306班共计240名学生的专职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他了解到目前很多学生对考取行业认证方面存在不敢考的畏惧心理。为增加学生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姚南向专任教师请教信创行业考证相关知识,他下定决心参与到考证中来。本是教育专业出身的他,零基础自学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深入了解信创行业发展现状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老师一同参与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等相关培训累积时长超300学时。他还考取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考评员、1+X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华为认证openEuler工程师、1+X云数据中心安全建设与运维(初级+中级)、华为云云原生入门级开发者认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以身作则,让“内卷”来得更猛烈些
在他的带领下,信创学院21级学生中掀起了一波考证热浪,从最初的整个学院只有25人通过红帽RHCSA初级认证,到后来仅21级就有200余人通过红帽RHCSA初级认证,50余名同学通过红帽RHCE中级认证,实现了巨大跨越,不少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取了华为云云原生入门级开发者认证、1+X web前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达梦数据库认证、华为数通HCIE认证等证书,不论是考证数量还是通过率都创历史新高,各班级之间借助你追我赶的考证热潮,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2022年7月,信创学院面向在全体校学生实施“特色小学期”计划,选拔学生暑期留校开展为期两周的红帽RHCE中级集训营。姚南主动请缨,作为班主任全程“陪跑”。最终33名参训学生全部通过考核,通过率100%,其中5人以满分的骄人成绩通过。
【颁奖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学高为师;言传身教,行胜于言,身正示范。他用行动与爱温暖学生,呵护青年成长成才!
刘峥慧: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人物简介】刘峥慧,女,34岁,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教学秘书。2018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三等奖,2018年林泉山居杯生态酒店设计比赛获三等奖,2022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职业能力大赛获三等奖,2022年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获二等奖。
【感动名片】以爱育人,用心奉献
【典型事迹】
因材施教,干好教学“良心活”
刘峥慧至今仍记得刚工作时的一幕,进入武职的第一门专业课就是《设计概论》。授课中,刘峥慧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比较慢,通过与多名学生面对面沟通,她了解到学生因没有切身体会,对授课内容只是被动接收,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她花大量精力结合课程内容策划各类主题活动,将课堂知识切实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如讲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类型和评价标准时,学生对无障碍设计这一概念没有深入的体会,她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分组走到校园和校外周边道路感受身边的无障碍设计,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无障碍设计体验,增强对这一设计概念的认识。出色的教学让刘峥慧带领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
以爱育人,当好学生“领路人”
作为环艺17301班班主任,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只要学生提出来了,刘峥慧就会耐心回答。“以爱育人,不忽略一个学生的异常反应”,这是刘峥慧的工作原则,也是她教育学生的座右铭。2020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并不理想。“把学生当做家人一样去关心,学生就会信任你。”刘峥慧每天都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就业意愿,与学生一对一进行分析,并针对学生意愿积极推荐就业单位。对于有志于专升本的学生,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业的同时,找往届升本成功的学长学姐给他们传授备考经验,最终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成功专升本,升本率到达90%。刘峥慧所带的环艺17301班打了一场漂亮的“就业仗”:2020年5月底,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这正是她以爱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
【颁奖词】她说,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她的初心,也是她为之奋斗的使命。
(审核 黄晶晶 编辑 娄修明)